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费尔干纳盆地: 充满冲突的绿洲
中亚给人的印象多是草原、沙漠和延绵的山脉,而大部分是广袤平原的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。锡尔河滋养的这片肥沃绿洲,自古便是中亚的粮仓。而在费尔干纳盆地富饶和充满生机的景象之下,却是民族矛盾、宗教冲突和国界之争的隐忧。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复杂现状?
谁才是真正的乌兹别克人?
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,可以看到很多帖木儿的人物雕像。现在乌兹别克斯坦人讲述本国史,会寻根溯源至帖木儿帝国,甚至将帖木儿奉为民族奠基人。然而,帖木儿从未自命为乌兹别克人。
8世纪中叶,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入侵中亚地区。不久,突厥人也登上了中亚的历史舞台。突厥人在数百年间,从蒙古北部、西伯利亚南部的故乡迁至中亚。他们“随水草迁徙,以畜牧射猎为务”,也与从丝路而来的粟特人进行贸易。突厥人骁勇善战,很多人成为阿拉伯统治者蓄养的奴隶兵。他们逐渐抛弃萨满信仰,改信伊斯兰教。10世纪,突厥奴隶军团推翻了他们的阿拉伯和波斯雇主,一个又一个突厥国涌现,突厥语也因此传播开来。
13世纪时,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西征,中亚地区风云再起。成吉思汗身故后,次子察合台领封国于此,建立了察合台汗国。其后人信奉伊斯兰教,改说突厥语,成为突厥化蒙古人。公元14世纪,突厥化蒙古人后裔帖木儿立誓重振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,正是在他的统治下,撒马尔罕城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殿堂。帖木儿所讲的语言是察合台语,属突厥语东南部方言,吸收了大量波斯语词汇。察合台语通行于费尔干纳,现代乌兹别克斯坦规定察合台文为正式标准书面文字。
15世纪,哈萨克草原的突厥游牧部落在昔班尼汗的率领下进攻帖木儿帝国,恰恰是他们最先使用“乌兹别克”这个名称。费尔干纳当时的统治者——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,兵败逃往阿富汗,后在印度创建了莫卧儿王朝。印度的国宝级建筑莫卧儿帝国遗迹泰姬陵,竟与费尔干纳有着如此深远的历史渊源。
昔班尼汗的继任者们成功推翻了帖木儿王朝,建立乌兹别克王国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。他们留下了代表着乌兹别克文明的伟大城池,比如布哈拉、希瓦以及费尔干纳的浩罕城。然而,现代乌兹别克斯坦人执著于帖木儿后裔的身份认同,昔班尼汗也因为埋葬了帖木儿帝国而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敌人。昔班尼汗被从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里抹除了,他所使用的“乌兹别克语”也被扔进时代的沉渣。但他留下的“乌兹别克”这个名称,却至今仍在使用。
所以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乌兹别克人呢?
中亚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,各民族不断融合的血脉、文化和宗教造就了乌兹别克人。他们身上留下的历史印记犹如晴夜繁星,突厥、蒙古、波斯、阿拉伯和中国,都成为他们的一部分。泾渭分明地去定义一个民族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,但这正是20世纪初中亚的掌权者——苏联所做的事情,生活在费尔干纳盆地各民族人民的命运再次被改写。
20世纪创国家记
苏联推翻沙皇统治后接管中亚,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,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重新绘制中亚版图,中亚被分割成数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,即苏联的加盟国。20世纪末,苏联分崩离析,加盟国纷纷独立建国,其中包括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。
费尔干纳盆地被一分为三,分属于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,分界线的划定完全不合常理,国界混乱造成冲突频发。这些共和国骤然变为独立国家,他们之间的分界线也成为国界线。划界问题导致无数新问题的产生,某个国家的公路、铁路、电网和水网常常需要穿越他国国境。举一个典型的例子,若要乘坐火车从费尔干纳去撒马尔罕,尽管两地都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,但途中必须经过与乌兹别克斯坦有敌意的塔吉克斯坦。
在费尔干纳,错综复杂的边界问题是其无法回避的现实。2008年,我曾去一个叫做Halmiyon的小村庄探访,这个村庄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,国境线从村中狭窄的小巷间穿过。小巷左侧的房屋属于乌兹别克斯坦,右侧的房屋属于吉尔吉斯斯坦。村民们在小巷中自由来去,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数百次地出国又回国。国界线甚至从村民家中穿过,这一家的厨房在吉尔吉斯斯坦,卧室在乌兹别克斯坦。屋主人每天都在吉尔吉斯斯坦吃饭,然后回乌兹别克斯坦睡觉。
从民族角度来说,小村庄里的全部村民都是百分之百的乌兹别克人,有同样的传统,讲同样的语言。但现状是,家住乌兹别克斯坦这边的孩子要去乌兹别克斯坦学校上学,在那里他们会学习乌兹别克语,认识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英雄,了解丝路文明史。而家住吉尔吉斯斯坦这边的孩子,要去吉尔吉斯斯坦的学校上学,学习吉尔吉斯语,崇拜草原游牧民族先民们创造的辉煌。原本出自同源的孩子们所受教育迥然有别,长大后,他们将拥有不同的国籍,不同的命运。
下一页
Leave a comment